【新春走底层】在春运变迁中感触“活动我国”生机

2025年春运首日,北京南站候车大厅旅客很多。(我国经济网记者 郭文培摄)
寄托着乡愁,承载着愿望,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已到半场,一些人开端踏上返程。本年是实施新年8天长假、过境免签方针全面放宽、新年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运,期间全国跨区域人员活动量估计达90亿人次,同比增加约7%,规划将创历史上最新的记载。春运旺盛的出行需求,诠释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神往和寻求,展示了一个朝气蓬勃、热火朝天的“活动我国”。
我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划巨大的现代化,“活动”则是当代我国昌盛开展的首要的要素。变革敞开以来,我国阅历了国际历史上尖端规划、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,随同返乡“民工潮”和“学生潮”而生的春运,也走过了40多个年初。春运不仅是一年一度的“人类规划最大的周期性迁徙”,仍是一场关于社会管理才能的“大考”。优异的答卷,离不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日益完善,也反映出咱们国家的经济社会继续健康开展的伟大成就。
春运之初,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缺少,交通东西落后,运能有限。绝大部分出行都依托营业性客运,火车是最首要的出行东西。跟着经济的开展和变革的深化,公路、水运、民航和铁路一同继续发力,逐步构成多层次出行系统。近年来,我国建成了国际最大的高速铁路网、高速公路网,以及国际级港口群、机场群,归纳交通运输网总路程已超越600万公里,为民众出行供给了刚强支撑。
本年春运,铁路、民航客运量有望别离打破5.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,都将创历史上最新的记载;而自驾出行稳居主体位置,估计到达72亿人次,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活动量的多半,高速公路车流量中约五分之一是新能源车。从绿皮车到动车“陆地舰队”,从“摩托大军”到自驾新能源轿车,从持介绍信购机票到国产大飞机C919“上新”……几十年来春运的巨大变迁,映照着年代的行进脚步。
团圆,是新年永久的主题。“有钱没钱,回家春节”的观念,从前长时间支撑起春运的客流量。跟着社会的开展,人们的生活方法以及生活观念都发生了严重改动。现在,春运早已不再仅仅返乡春节的代名词,反向团圆、旅行春运等成为新的潮流。本年春运,不少老一辈来到孩子们作业的城市春节,冰雪游、避寒游、年俗游、文明游成为旅行热门。团圆的方法在斗转星移间悄然改变。只需家人在一同,哪里都是团圆。
好像一辆韶光列车,春运见证着国家开展的一日千里,也记载下很多家庭经过斗争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。经济社会的开展、交通条件的改进、科学技术水平的前进,不断改动着春运的方法和过节的方法,但团圆这一主题和精力内核一直在连续,不断强化着我国人的身份认同、家庭认同、民族认同、文明认同,也鼓励着咱们去追逐一起的愿望,在新征途上担任主角。(我国经济网谈论员 邓浩)
经济日报-我国经济网谈论理论频道敞开投稿,原创谈论、理论文章可发至#改为@)。详见经济日报-我国经济网谈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。